正规下注平台-用科技为祁连山撑起生态“保护伞”
祁连山国家公园系统试点区的美景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记者 颉满斌祁连山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甘肃河西走廊的“生命线”,是西北地区甚至全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维护,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急迫使命。“经过中心生态环境维护督察,一批杰出的生态环境损坏问题得到了有用处理。祁连山由从前的‘千疮百孔’到现在的‘满山苍绿’,由乱到治,大见成效。”在日前中宣部举办的“我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如是说。祁连山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甘肃河西走廊的“生命线”,是西北地区甚至全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维护,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急迫使命。近年来,经过省市县三级和有关部门的艰苦尽力,祁连山生态维护“大见成效”。加强森林资源培养,祁连山旧貌换新颜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最为软弱的市州之一,甘肃省武威市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造,加大祁连山维护整改力度,加强森林资源培养力度,尽力强大林业工业,全面提高生态发展水平。秋日,走进武威市天祝县千马龙煤矿矿区,细长的沟谷中,新种的云杉树生气勃勃。记者了解到,2017年8月,武威市天祝县对千马龙煤矿上部矿区进行撤除,完结康复办理面积约10.82公顷。千马龙煤矿矿区采纳“边撤除、边清运、边覆土”办法,撤除了风机、轨迹、风机房、监控室、关照房等地上设备、设备,进行了井口封密。到2018年5月24日,千马龙煤矿地上设备、设备悉数撤除并完结覆土复绿作业,康复办理面积462亩。千马龙煤矿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大片云杉林,从山谷头一向延伸至山谷后。武威市生态环境局担任人表明:“自然维护区是生态维护的‘高压线’,谁都不能动,谁都不能碰。”现在,走进祁连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天祝县境内,无论是石门沟、阿沿沟等山谷,仍是扎马河、半阳河一带的矿渣区,或是炭山岭镇千马龙、大滩煤矿等地,从前满目疮痍的“伤痕”,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坡坡朝气蓬勃的山草、一片片孕育期望的林地。六合一体化监测,全方位看护生态环境初秋时节,祁连山自然维护区内地寒意渐浓。内地深处,无人机螺旋桨掀起的气浪同清晨山雾一起升腾,这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隆畅河自然维护站作业人员杜永林进行的第四次日常户外巡护。杜永林放飞无人机、翻开终端屏,方圆数里内的森林草原尽收眼底;合作卫星遥感和地上生态定位监测数据,只需要1小时,他便将所担任的近30平方公里辖区内的环境状况了然于胸。横亘甘肃、青海两省的祁连山,东西连绵800余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至6000米,境内冰川遍及、草深林密、动植物品种繁复。5.02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系统试点区域有76%的面积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张掖市充分运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上监测等信息技术,建成六合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着力构建高效能、信息化、多方位、全掩盖的长效监管系统,形成了“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格式。在张掖市,生态环境问题半小时预警、两小时处置、两天内核对、全程盯梢督办。“近期,咱们常常能看到祁连山‘萌物’刷屏网络,雪豹、兰马鸡、白唇鹿、赤狐等曩昔稀有的山野精灵们纷繁揭下奥秘面纱,走进了人们的视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维护区作业人员向记者介绍道,这一可喜现象背面,体现出祁连山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而六合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功不可没。“咱们还可经过六合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改变趋势,并依据改变状况当令做出预警,有用监管祁连山和黑河湿地自然维护区森林退化、雪线上升、草原退化、湖泊改变、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为张掖市环境办理作业供给决议计划和数据支撑,为全面提高张掖市生态文明建造水平供给了科技支撑。”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办理渠道担任人韩多钢说。六合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生态环境监管逐渐从“人防”到“技防”,完成了科学化、精准化和信息化。责编:张靖雯